6月14日,引领读者“读什么”“怎样读”的“三联领读方案”来到了未名湖畔,给北大学子带去了流落海外华夏国宝的故事。
从圆明园西洋楼石柱、虎鎣青铜器、马首铜像的相继回归,到《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热播,“让文物回家”近年来已成为全国上下心之所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丢失海外我国文物回归故乡,触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10个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
“但是,这仅仅丢失海外上千万件我国文物为数不多的回家故事,更多的文物至今仍流浪在悠远的异国他乡。”2018年11月23日曾亲身护卫虎鎣从伦敦回京的我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雄伟喟叹,“我幻想着,大唐昭陵的两匹石骏,远在异国他乡,昂首天外,西望长安,何时返程,遥遥无期;我幻想着,数以千万计丢失海外的我国文物远离故乡、欲归不能的欣然与无法。”他作为一名文博考古学者所能担起的“义无反顾的社会职责”,是“向广阔的我国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有挑选性地介绍一些散落海外的我国瑰宝。”十年间,他连续宣布相关论文,结集为新近由日子·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书的《望长安——海外博物馆保藏的我国故事》。
作者霍雄伟在新书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 谈昦玄 摄
霍雄伟在序言中解题:“‘西北望长安,不幸很多山。’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望长安》,或许能够表达流落海外华夏国宝的心声……长安与洛阳为汉唐两京,帝王宅京之地,是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标志,我国文化的标志符号,本书所讲的故事大多与其相关联。”
“三联领读方案”来到北大。
6月14日,霍雄伟在“三联领读方案”中,为北大学子带去了《望长安》第一章中的“金村故事”。
据1933年《韩君墓发见略记》记载:“民国十七年,以遭霖雨,遽然地陷。”即1928年,一场大雨形成的地陷使洛阳金村战国大墓惊现于世。实际上,早在前一年冬季,此地墓葬已遭盗掘。墓中各种随葬品流落异国他乡与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怀氏的另一个特别身份是安大略博物馆保藏我国文物的代理人,其购买金村文物的途径是:金村大墓盗掘者—金村文物代理人张资美、张锡卿、王道中—开封古董商蔺仕庵—怀履光。霍雄伟以一个问题“怀履光去过金村吗”作为《望长安》第一章的篇名。霍以为:怀氏在日记中不提金村调查是一种有意逃避,却亲身拍照了与金村大墓密切相关的相片,印于其专著《洛阳故城古墓考》中,再结合他写给安大略博物馆的相关信函,能够明证,怀履光去过金村,且或许与部分参加盗墓的人员有过触摸。据统计,1929年至1931年,标示有出自金村的文物合计97件入藏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品种包含错金银车马器、青铜跽坐人像、编钟、铜镜、玉器等。留在国内的金村文物,仅有大铜鼎、铜尺、令狐君孺子壶等数件。令狐君孺子壶俗称“命瓜壶”,原为一对,别离保藏于安大略博物馆和侨居纽约的我国古董商人卢芹斋手中,后经闻名学者陈梦家劝说,卢氏愿将此壶捐献国内,先藏于清华大学文物陈列室,现藏于国博。陈梦家曾慨叹:“现在这件铜器竟然安全的放在陈列室,我个人有无限的欣慰。并不是因为在咱们的保藏之中更多了一件重要的铜器,却是为了这件重要铜器渡重洋旅居巴黎、纽约二十年之久,现在又回到了老家。”今人回忆这段往事,焉能不动容于陈梦家的学人厚意!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展出传金村出土部分文物
我国国家博物保藏战国令狐君孺子壶。我国国家博物馆 材料图片
除了“金村故事”,《望长安》中还有哪些故事呢?
——《一“举”两得的人像柱》,讨论的是陈列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我国馆内的明星展品汉代人像砖柱。该空心画像砖柱上部为头部硕大、身躯矮小、型似面具的陶塑人像;下部为模印阴文画像的长方体立柱,刻有双龙咬尾纹、飞鸟纹、乳钉纹等纹饰。此藏品虽已失掉原始的出土环境信息,但经过比照河南长葛市出土双龙衔尾菱形乳钉纹画像砖柱、洛阳涧河西岸东汉墓M14兽形砖柱、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所藏人柱等相关材料,霍雄伟揣度:大英人像柱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或许于1897年至1905年构筑京汉铁路时期出土于河南中部的周口、许昌一带,最迟于20世纪40年代初丢失英国。砖柱上部人像的外形与《说文解字》等文献记叙中的“䫏头”符合。“䫏”与“丑”意同,即凶暴、凶恶之意。䫏头有三个特色:一是头大,二是丑陋,三是指古时打鬼驱疫时扮神者所戴面具。大英人像砖柱具有两层功用,即所谓一“举”两得:在物质层面,它作为墓室内修建构件,能够承托其上部的墙砖;在精力层面,它具有镇墓降鬼、趋吉辟邪、留存亡人魂气的功用。
——《佛国庄重》诞生的关键是2012年上半年,作者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学,对宾博保藏我国释教造像进行了体系的溯源。那儿有或许来自河北邯郸响山堂石窟的北齐释迦牟尼佛首石像、菩萨头像,来自河北易县八佛洼的辽代三彩罗汉像,来自山西天龙山石窟的唐代天王像,来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交脚弥勒像……上世纪10—30年代,某些外国人与我国古董商串通一气,大举盗凿上述各地的释教造像,致使数量很多的佛雕精品丢失海外。德国汉学家福雷德瑞彻·帕兹尼斯基先后两次到八佛洼实地调查,见到罗汉像6尊。乡民晚大将罗汉像盗运下山,后丢失海外,现在别离见于大都会博物馆、安大略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昭陵石马夜空嘶》将宾博保藏唐代昭陵石刻飒露紫和拳毛騧,与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别的四骏即白蹄乌、特勒(勤)骠、青骓、什伐赤,拼组成昭陵六骏的千古传奇和它们的离散故事。此六匹战马助唐太宗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为感念它们并宣传平定全国的卓著勋绩,唐太宗生前就命令雕造六骏石刻。它们被置于唐太宗与文德皇后合葬的昭陵北司马门内。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保藏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左)和拳毛䯄。《望长安:海外博物馆保藏的我国故事》插图。
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昭陵四骏石刻。《望长安:海外博物馆保藏的我国故事》插图。
盛唐至宋元明清为原地保存期,明清时期朝廷在此地的祭祀活动必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昭陵六骏石刻的效果。清末,跟着闭关自守方针的分裂,部分外国人进入我国境内调查名胜古迹,给一些古代遗存的维护带来危险,它们往往成为西方列强的获取方针。民国至今未石骏流散期。霍雄伟在书中记叙:“1913年是严重转折点,昭陵两骏石刻在这一年被偷运下山。1918年,昭陵两骏呈现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库房,后借展于费城宾大博物馆,1921年由该馆购藏。1916年,不法之徒将昭陵四骏盗运下山,被当地政府截获,保藏于陕西图书馆,后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至此,昭陵六骏石屏皆因人为悉数被逼移出原始环境……”昭陵两骏被盗海外的主谋之一,是“金村故事”中让“命瓜壶”回到故乡的卢芹斋。卢宣称从袁世凯手中买到两骏,从现在把握的材料来看,此事于袁世凯无关,而与其子袁克文有密切关系。卢芹斋盗卖石骏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政府的法令底线,北洋政府曾欲将其捉拿归案。
……
由大英博物馆里内的唐代三彩俑,带出它们的主人忠武将军刘庭训弯曲生动的传奇阅历;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保藏唐代骑马女俑,追溯千年服饰风气;经过日本泉屋博古保藏我国两百余面战国汉唐铜镜的制式、纹饰和图画,折射从神话到前史、从前史到实际的年代变迁印迹……《望长安》所触及流散海外的我国古代文物,自战国、两汉直至北魏、唐宋,包含青铜器、玉器、鎏金铜佛像、银器、三彩俑、石刻等。这些文物专题以不同年代、不同形制、不同原料、不同视点,诠释着一个一起主题,即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多样性与陈旧文明的博学多才。这些文物有着相同命运,在动荡不定的年代,孤单流浪,身处异乡。
“丢失海外的我国文物,似乎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一粒粒珍珠。” 霍雄伟拣选出一些,用丝线串联成一条美丽的项圈,在前史的布景下熠熠生辉。他说:“关于它们的未来,咱们充溢等待。”
作者:江胜信
文:本报记者 江胜信修改:彭丹职责修改:李扬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