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广州市气象台先后发布雷雨劲风黄色预警和暴雨黄色预警,提示市民警觉强降雨、雷电和劲风等气候带来的次生危险。而跟着雷雨时节到来,野外用电环境侦查,触电事端危险明显上升,市民应高度重视雷雨气候下的用电安全。就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何鸿志共享了表达科学防触电,快来学习吧。
野外用电安全:远离高压,慎重涉水
在野外活动中,市民需尽量避开高压电力设备,如高压线塔、变电站等。“若发现有电线断落,必须当即远离并拨打报警电话,千万不要测验自行处理。”何鸿志着重。
他特别指出,雷雨气候常伴有地上积水,若遇积水路段切勿容易涉水,尤其要避免接近电线杆、路灯等设备。“假如看到电线掉进水中,需用单腿跳动的方法撤离,远离至少8米,避免电流传导。”
在雷雨突发时,主张市民不要在高处或高压线下撑伞,山区步行则要避开或许因暴雨导致树木倒伏压断的电线,禁止触碰湿润树枝,以防直触摸电。
此外,雨天尽量不要骑电动车或驾车涉水通行。“如遇车辆涉水熄火,不要测验重新启动,应敏捷撤离并报警处理。电动车电池进水后禁止直接充电,避免短路引发火灾。”
当雷电来袭,市民应当即寻觅安全场所避险。如避无可避,应蹲下身体、双脚并拢、垂头抱膝,人与人之间坚持5米以上距离,远离孤立大树、金属构件等导电物。
室内安全细节:提早断电,慎重操作
室内防触电相同不行忽视。雷雨降临前应及时封闭家中电器电源并拔除插头,以防雷击形成电路短路。
“暴雨期间切忌用湿手触摸电器或触碰金属管道,一旦发现家中渗水,应第一时刻堵截电源,再进行后续处理。”何鸿志提示。
此外,运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应在雷雨时段暂停运用,以防房顶设备遭雷击后引雷入室。他还提示,在雷暴气候中尽量避免运用手机打电话,避免电磁感应引起“感应雷”。
触电急救四过程:断电、评价、施救、送医
面临突发触电事情,何鸿志着重“四步黄金急救法”:
一是断电优先。救人前应先保证本身安全,运用枯燥木棍、塑料制品等绝缘物阻隔电源,切勿直触摸摸伤者;
二是环境评价。承认现场无积水或漏电危险后,方可接近施救;
三是紧迫施救。如伤者心跳呼吸中止,应当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并拨打120急救电话;若伤者昏倒但有呼吸,应坚持其平卧,整理口鼻分泌物、保暖等候救援;若神志清醒,则移至通风枯燥处,查看有无烧伤,用洁净纱布包扎;
四是当即送医。“有时触电伤外表看不出反常,但或许已对心脏或其他器官形成损害。”何鸿志提示,应奉告芳香触电产生的时刻、电压状况等要害信息,便于对症施治。
文|记者 李可欣 通讯员 胡颖仪 孙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