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空军某部树立“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
战友,把我的经历留给你
■黄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邓栋之
3月下旬,西部战区空军某部安排一场机务兵实操技术练习,该部资深高级工程师退役前录制的微课视频《发动机油路毛病的20个盲点》,成为官兵学习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的生动教材。
“这部授课视频我看了许多遍。里边浅显易懂的解说、谨慎详尽的演示,让我获益匪浅。”中士寅永斌告知记者,通过观看这部教育视频,他把握了许多技术办法,在实践作业中决心大增。
该部领导介绍,机务专业对技术和经历都有很高要求,技术不精、经历不足都会对机务作业的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要挟飞翔安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形式,首要依托面对面讲、手把手教。通过这种办法培养出一名老练专业技师需求很长时刻,面对的不确定要素较多。“尤其是赶上主干调整离任、退役归队,经历技术难以保存的问题愈加凸显。”该部作训部分负责人告知记者。
怎么让专业主干的“看家本领”得到更好传承?
上一年,该部机械师何俊军退役归队前,将自己堆集10多年的机务作业笔记上交安排,期望用自己的经历协助新同志更快把握新技术、习惯新岗位。“能不能给专业主干的经历找个‘家’,协助年青官兵缩短才能生成周期?”何俊军上交的机务作业笔记,引起该部领导的考虑。
通过研究讨论,该部决议树立“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鼓舞专业主干体系收拾总结本身经历和技术成果,以视频、图片、笔记等办法归入其间保存,作为展开机务专业练习的重要教育资源。
“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树立后,不少专业主干纷繁将自己平常堆集的“修理日记”“手绘图纸”“神机妙算”收拾提交。机务老兵在恪守保密规则的前提下,还录制了微课教育系列视频,内容包括原理解析、操作演示、关键提示等,将本身经历转化为可仿制、可迭代的“数字财富”。
该部机务部分一名领导介绍,通过一年的探究实践,“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已成为他们展开技术练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和载体。一年来,他们针对部队保证任务重、官兵集中学习难的实践情况,在安排全员团体学、主干专题学、新手要点学的基础上,鼓舞机务官兵运用任务空隙、练习讲评等机遇灵敏学习,明显提升了学习功率。
各类学习材料存入“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后,运用起来是否便利?记者看望发现,他们区别内容类别、适用场景、难易程度等,为各类材料分门别类添加了“适用机型”“操作危险”等数字标签,还会依据官兵反应定见不断调整完善检索关键词,便利大伙查找、调取。
“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负责人告知记者,为保证所存材料的权威性、时效性,他们会定时进行保护,铲除过期内容、弥补新鲜材料。
“‘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把各类零星经历会聚到一同,为咱们学习理论知识、进步专业技术供给了一座‘宝库’。”该部机械专业主干曾广说。
该部一级上士李建华告知记者,“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不只是一座信息“宝库”,更是一个技术“孵化器”。
此前,李建华结合多年机务作业经历,优化改进了某部件的拆装流程,大幅缩短了所需工时,这一成果在实战化演练中得到验证。经专家评定通往后,李建华及时将新流程拍照成解说视频归入“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许多技术主干观看学习后,成功把握了这套技术。
“每逢有人完结重要技术革新,咱们都会安排专家进行充沛证明,承认技术革新的可靠性后,才会将其收拾存入。”该部机务中队马中队长介绍,“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运转一年来,他们扫除飞机毛病的均匀耗时明显削减。
“‘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不只让专业主干的过硬技术完好保存,也让爱岗敬业、谨慎详尽的过硬风格得以传承。”马中队长告知记者,不少老兵退役归队前都会拍照教育视频,期望把好经历、好做法留下。
高级工程师巨大鹏退休前,加班加点拍照了很多教育视频。看到巨大鹏忙前忙后的身影,年青机械师陈星宇感动地说:“他把机务精力和经历一同留给了新战友。”
飞翔任务完毕,四级军士长牟井刚站在一架飞机旁,手把手向新兵教授查看发动机的办法技巧。这一教育进程,被“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运维官兵用摄像机完好记录下来。“机务兵的任务便是‘一手托举战鹰,一手传递薪火’。有了‘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这薪火就存进了‘保险箱’。”牟井刚深有感触地说。
该部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收拾总结“机务老兵技术存放站”运转以来的成功经历,将这一做法向战斗力建造的其他范畴拓宽延伸,更好地助力新人加快生长、助推部队加快转型。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商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供给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顾客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顾客投诉渠道”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一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络: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咱们将追究责任。